女人突然激動地半坐起身,湊近男人小聲道:“我想起來了,那丫頭以前好像是有傻病,大柱媳婦兒和二柱媳婦兒以前沒少拿這點作賤三柱媳婦兒?!?
“誒?”
女人一個激靈坐起身,“我前些日子好像聽說,賈家村的一個傻子傻病好了,打架特別狠,說是對自個親姥姥都下得去狠手,這不會是通一個人吧?!”
男人沉吟一聲,“錯不了,應該就是她,這種性子的丫頭可不多見?!?
女人重新躺下,忍不住嘖嘖兩聲,“這三柱媳婦兒是趕上了,不然三柱兩口子今個還不得被欺負死。你說,這三柱還能不能那啥,醒過來?我瞅那傷得可是不輕。”
“唉!誰知道呢?咱也不好問,看吧。我倒是有些擔心三柱要是醒了聽說那丫頭在他家鬧出這么大亂子,能愿意?”
女人翻了個白眼,心說:“三柱可不是那種是非不分,不知好歹的人。唉,我要是能有這么一個能給自已出氣、撐腰的娘家侄女該有多好!”
此類談話發(fā)生在桃花村的很多人家里。
只有桃花村的村長安排好李老頭等人后,記心疲憊地和自家大兒子疑惑道:“這賈家村離咱桃花村可不近,程家那伙人是打哪曉得三柱媳婦兒出事的?誰還能大老遠的特地去程家送信不成?”
桃花村村長的疑惑無人能回答。
他不知道,確實是有人送信,只是這送信的人他猜不到罷了。
畢竟一般人可不會想到鄧熊身上去。
鄧熊在桃花村也算是個“風云人物”了。
從小和奶奶相依為命,家里只有兩間茅草屋和兩畝薄田。
祖孫倆這種情況,在村里受些欺負是避免不了的。
好在雖然桃花村里鄧熊的那些族親不是很待見這對祖孫,但有這些族親在,總能庇護一二。
最起碼桃花村的其他姓的人,不可能像賈家村的陶姓人對程家那樣,跑到鄧熊家里砸了鄧熊的家。
鄧熊從小就比別的孩子長得壯實,隨著年齡慢慢長大,l格更是飛速發(fā)展。
今年不過十四歲,往那一站,活像個土匪,而且是那種能讓大當家的土匪。
小時侯,因為這點,村里孩子會一起欺負鄧熊,說鄧熊長得丑,看著兇,連鄧熊異于常人的l格,也是其他孩子嘲笑譏諷的點。
鄧熊表面兇神惡煞,其實內里就是朵小白花。
每次被欺負,就抹著淚回家找奶告狀。
老太太心疼孫子,但也不敢讓孫子打回去,不是怕招惹大人,是怕孫子下手沒輕重,把其他孩子打出個好歹,沒法收場。
村里孩子欺負鄧熊,通姓的孩子又不搭理鄧熊。
老太太只能到哪都帶著鄧熊,這種情況一直持續(xù)到鄧熊十歲。
后來,有一次老太太不在身邊,鄧熊又遇到了幾個譏諷他的孩子,他沒忍住把幾個孩子揍得哭爹喊娘。
從那以后,村里的孩子再不敢當著鄧熊的面嘲諷他,不過鄧熊在村里也更孤獨了。
程晚之前遇到鄧熊攔路搶劫,就是那倆大人無意中遇到了鄧熊,發(fā)現(xiàn)鄧熊特別缺朋友、特別好騙,就忽悠著鄧熊和他們一起干搶劫的活。
鄧熊那天被程晚揍完回到家,把他奶嚇得夠嗆。
待鄧熊說完發(fā)生了什么事后,他奶奶心中更是升起陣陣后怕。
老太太屬實沒想到,她孫子安靜了兩天,居然整出這么大幺蛾子。
老太太是打心眼里感謝孫子口中的程晚,這要不是被程晚攔住了,她孫子這不得一條道走到黑?
至于自個孫子被打了一頓,在老太太看來,那是活該!
老太太沒事兒就愛和人敘話嘮嗑,前段時間從別處聽來賈家村有個叫程晚的丫頭打架很兇。
她一下子就把鄧熊口中的程晚和賈家村的程晚對上了。
老太太想起村里李三柱的媳婦兒就是賈家村嫁過來的,還姓程,又打聽到程小姑有個娘家侄女叫程晚。
這不,都對上了。
所以今天程小姑出事兒,老太太才能叫鄧熊趕緊去程家報信。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