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宗族是大明朝,繞不過去的一個坎。
千百年來都是如此,背后沒有一個強大的宗族,想干出點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堪比登天。
多少在前線出生入死的名將,不怕敵人的刀槍加身,就怕自己人從背后捅過來的軟刀子。
父子兩人,依依惜別。
送走了老爹,周世顯又翻身上馬,往東直門方向看了看,他心中不免有些期待......終于,終于終于在東直門高大的城墻上,瞧見了宮女,侍衛(wèi)簇?fù)硐?一個嬌小苗條的小小身影。
公主終究是來了,來送別。
周世顯灑脫的揮了揮手,打馬離去。
駕!
快馬疾馳,追上了鳳威營大隊。
鳳威營從東直門出京,再轉(zhuǎn)向南,很快消失在茫茫天地之間,與京城暫時隔絕了一切聯(lián)系。
半個月后,崇禎十六年,八月初。
周世顯率領(lǐng)鳳威營,經(jīng)過了千里長途急行軍,進(jìn)至懷慶府。
懷慶府三戰(zhàn)之地,地處黃河北岸,過了黃河便是開封,戰(zhàn)略位置十分重要,原本這里駐扎著重兵,卻在滿清八旗的第五次入關(guān)中,打殘了,打廢了。
如今,只能龜縮在城中茍延殘喘。
這便是大明如今,在軍事上的窘迫。
明軍在南線打的過流寇,卻打不死,除不盡,在北線又要面臨滿清八旗的重壓。故此,兩線作戰(zhàn)的明軍機動力量,在南線,北線之間疲于奔命,長期得不到休整,在無止境的戰(zhàn)爭中漸漸被消耗掉了。
兩線作戰(zhàn),自然是兵家大忌。
朝局到了此時,順天府已經(jīng)不適合作為皇城,這是一頭豬都能明白的道理,崇禎難道不明白
遷都南京,是眼下唯一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