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那急切渴望夸贊的模樣,我伸手揉了揉她的腦袋。
“許久不見,徒兒懂得孝順師父了。”一只手招呼周槐來到我身旁,另一只手仍放在薛傾頭上,輕聲笑道:“這位是周槐,是師父的朋友?!?
說完便抽回手,又對周槐講:“他是薛傾,我的大徒弟?!?
“薛道友。”薛傾恭敬地作揖:“周前輩。”
“好了,師父還有些事要處理,有空就來教你?!?
與神道最為契合的便是巫族,只是如今巫族已非太古大巫時期,甚至被打壓得只剩一個薛傾,巫道已然式微,往昔輝煌不再。
巫道為尊,人道次之,這兩條途徑可通圣道,鬼道、妖道通邪道,圣邪對立,卻也暗通一線。但至今無人知曉圣道之上,在不與邪道相互抗衡的情況下,還有何種境界?
就像人入了靈,靈可成圣,但圣又會化為何物?魔又將化作什么?
獨清易折,獨濁易污,至理非獨。
“師父,您身上有股奇妙的味道?!毖A湊過來,鼻子使勁聞了聞,興奮地說道:“是香,人間煙火的香氣?!?
周槐詫異:“你身上怎會有此氣息?”
在這世間,人間的香火承載著人們的信仰,它是水德凝聚的象征,是土德匯聚的體現(xiàn),是金德閃耀的光芒,亦是木德與火德彰顯力量的所在。
徒兒啊,你且仔細瞧瞧咱們這峰頭之上,都有些什么呢?
薛傾睜大眼睛望去,只見山中遍布著大.大小小的石頭,潺潺的溪流匯聚成奔騰的大河,還有那郁郁蔥蔥的草木,這一切景象皆是平日里隨處可見的,不論是在凡俗世間的鄉(xiāng)野之地,還是在仙家清幽的洞府周遭,皆是這般入目尋常的模樣。
“師尊的意思是,除了人之外,這五德也存在于此地嗎?”
薛傾聽著師尊的話,心中似懂非懂,仿佛有一層云霧遮掩著他的認知,只覺得若是能將這遮天蔽日的大霧驅(qū)散,那自己的道心想必就能更加澄澈明亮了。
“天地孕育了世間萬物,賦予它們靈智,讓萬物皆有了靈性。然而,我們卻妄圖截取天地的造化之功,憑借自身之力去造就這五德,企圖以此來演化出全新的眾生。從本質(zhì)上來說,我們所走的路,其實正是天地曾經(jīng)走過的路徑啊?!?
或許是因為巫道與神道之間有著某種親近的淵源吧,對于薛傾這個弟子,我倒也沒有太多功利性的利用心思。
他既是我的弟子,在人生的修行之路上遇到了迷茫困惑,我自是愿意幫他撥開一些迷霧,讓他能看得更清楚些。
“乖徒兒呀,這五德是有先天與后天之分的。人族所造就的五德乃是后天形成的,而你在這山峰之上所看到的每一株草、每一棵樹,每一塊石頭、每一處水流,它們所蘊含的則是先天的無德之態(tài)呀?!?
周槐聽聞這些話語,不禁驚愕得愣在了當場。
他一心想要重新踏上那仙途之路,可在此之前,他卻從未真正了解過天地創(chuàng)造萬物、蘊含著無盡造化之功的奧秘,更是全然不知人族所追尋的這條道路,竟然是此方天地早就已經(jīng)走過的路徑。
不止是人族啊,就連那鬼族、妖族,甚至是已經(jīng)亡故的巫族,又何嘗不是在走著這樣一條道路呢?
雖說各自所行之道或許有所不同,但最終卻都殊途同歸,走向了相似的方向。
可為何巫族最終還是走向了覆滅的結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