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青回到京城,正好趕上特別特的分店開張。
從外觀上來看,這棟樓可比前門大街那邊的門店氣派多了,還帶著點兒歐式風格,重新裝修過后,加了幾個落地窗,門也重新加寬,客人只要站在門口,就能看見店里的服裝展區(qū)。
噼里啪啦!
一通鞭炮聲響起,硝煙彌漫,這場面再過幾十年也就只能在老電影,老電視里才能看到了,說不準什么時候,鞭炮都能拿出來申遺,變成人們記憶當中的東西。
葉雅嫻帶著店員在門口迎客,易青和李承儒則躲在四樓。
扒著窗戶往下看,底下的人烏秧烏秧的,有心幫忙,可實在是不敢下去。
“怎么樣?開門紅!”
李承儒一臉得意的看著易青,這家分店從找房子,到裝修,再到招新人,培訓,從頭到尾都是他一個人在忙活。
“得嘞,您有功!”
易青說著遞過去一支煙,他是真沒想到能這么順利,之前他和付藝偉從東北回來的時候,李承儒才剛剛相中了地方,這才多長時間?連一個月都沒有,分店居然開張了。
李承儒接過煙點燃,笑著說道:“我當然有功,不過,小易,你往下看看,這客人烏秧烏秧的,就這么兩家店面,根本就滿足不了,我看咱們謹慎點兒沒錯,可也別太謹慎了,別的城市你要是不放心,我看再在京城開兩家分店,咱們得抓緊把市場給站住了,你看看現(xiàn)在,大街上到處都是賣服裝的,咱們要是不把市場給站住了,回頭再和別人搶可就麻煩了!”
易青知道李承儒說的沒錯,隨著改革開放深入人心,個體戶也不再是被人歧視不務(wù)正業(yè)的那個群體了,越來越多的人下海經(jīng)商,中國后來很多富豪都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積累財富的。
他和李承儒的確搶占了先機,可如果不抓緊發(fā)展起來的話,服裝這個行業(yè),只怕很快就會被人給超過。
服裝這玩意兒本來就沒什么技術(shù)難度,稍微走點兒心,做出來的東西,肯定賣的出去。
再說了,從現(xiàn)在開始往后幾十年里,國人的版權(quán)意識基本上就是一塊空白,他們的衣服模仿起來,又不是太難,就是現(xiàn)在,市面上已經(jīng)有類似的了。
“行啊!這件事你來操持吧,我看京城這地方,特別特有五家店就差不多了?!?
易青想得明白,就算是擴張?zhí)?,買賣最后干黃了也無所謂,至少還能剩下五棟樓,別看現(xiàn)在不值錢,再過幾十年試試,到時候,五棟樓直接出租就能讓他們兩口子吃香的,喝辣的了。
李承儒見易青同意了,連忙道:“好!這件事就交給我,保證讓你滿意!”
易青瞧著李承儒那興奮的樣子,也不禁笑了:“李哥,你一直忙活這個,西游劇組那邊怎么樣了?”
聽易青提起西游劇組,李承儒瞬間變得郁悶:“甭提了,我去楊導家里找過兩次,還沒信兒呢,你上次和我說的那個海外版權(quán)共享的計劃,楊導和臺里提了,可一直到現(xiàn)在都沒回信,也不知道那幫人是怎么琢磨的!”
易青聽了,也跟著郁悶,就因為一個面子的問題,難道上面的人真的忍心讓《西游記》停拍,雖然他也清楚,《西游記》最終還是拍完了,但上面人的態(tài)度,讓他實在是無語。
“行了,這件事就不說了,反正我就這個意見,臺里要是不同意,就當我沒說!”
易青也不是一定要拿下《西游記》的海外版權(quán),雖然他知道,這個海外版權(quán)代表的利益不是小數(shù),但是身為重生者,他想要賺錢的話,機會實在是太多了,也不差這一個。
“上次我讓你找一下葉靜,他是怎么說的?”
和《西游記》的海外版權(quán)相比,易青更看重的,其實還是內(nèi)地音樂市場的開發(fā),這才是一塊大蛋糕,相比之下,《西游記》的海外版權(quán)最多也就是個干果。
他想得明白,哪怕央視的領(lǐng)導答應(yīng)了他的方案,可真到了要賣海外版權(quán)的時候,他們能忍住不插手?
反正易青是不相信的!
能拿下最好,拿不下也無所謂。
“這個事兒啊,我還真去找了你說的那個葉靜,你這哥們兒確實神通廣大,方方面面就沒有他不認識的人,怎么操作,我也問明白了,其實特別簡單,現(xiàn)在南方干翻錄的人不少,都是港臺那邊的磁帶拿過來就翻錄,麻煩點兒就是批號,這個不好整,得有熟人,你認識葉靜,到時候找他就行了!”
李承儒說的這些,易青也都知道,可他想要的并不是這個。
眼下國內(nèi)音像制品市場完全就是一個初級形態(tài),上面大概其也沒想好要怎么管理呢,所以特別~~~~~~隨意!
沒錯,就是隨意!
剛才已經(jīng)說了,這個時候,國人幾乎沒有版權(quán)意識,就是上面負責管理的人,大概也沒鬧明白版權(quán)是怎么回事兒。
南方有好些人通過一些渠道買來磁帶,然后就開始翻錄生產(chǎn),上面也沒有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