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廳中,一片寂靜。
朝廷還在籌劃著和突厥人的戰(zhàn)爭,突然發(fā)生這樣的事情,對于他們來說,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這一次北上,也是李世民力排眾議,才定下的。
如今又出了這么一檔子事,可想而知,皇上的心情肯定不會太好。
所以,滿朝文武,都是噤若寒蟬,只能寄望于雷霆不要落在自己身上。
哪怕是魏征,這個時候也乖乖的站著。
河?xùn)|道的水災(zāi),朝廷已經(jīng)派出了兩撥官員救災(zāi),但都失敗了。
這里面,肯定有貪污受賄的嫌疑。
雖然他很想直,但最終還是沒有說出來。
李世民點頭道:“你做得很好,朕很高興!”
“聽聞愛卿最近忙于救災(zāi),身子有些不舒服,來人,賜三根千年人參,再傳御醫(yī)去愛卿府上伺候?!?
房玄齡聞,立即跪倒在地,拜謝圣恩。
看到這一幕,所有人都是如釋重負。
就在這個時候,長孫無忌突然舉起手中的奏折,大聲道:
“皇上,河?xùn)|道的官員處理此次河?xùn)|水患,很是辛苦?!?
“臣啟奏,賞賜此次賑災(zāi)的官員。”
李世民龍目一瞇,似笑非笑的看著長孫無忌,冷哼道:“是真的嗎?”
“可是,為什么朕聽到了一些貪腐的消息呢?”
說著,他將一封奏折扔了出去,“看看吧!”
長孫無忌急忙將奏折拿起來,掃了一眼,頓時面色慘白,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連連叩首。
“臣,臣實在不知此事,一時失,還請陛下恕罪!”
李世民冷聲道:“朕已經(jīng)派出了兩撥暗探,但都無功而返,看來吏部,要好好整頓一下了!”
李世民看著瑟瑟發(fā)抖的長孫無忌,擺了擺手,道:“天下之大,難免有些蛀蟲,罪不在你,起來吧!”
長孫無忌聞,連忙躬身行禮,顫顫巍巍的起身。
“高愛卿,這批災(zāi)民,怎么安排?還需多少錢糧?”
李世民看了一眼身旁的高士廉,開口道。
“皇上,大多數(shù)難民都愿意待在自己的家鄉(xiāng),但也有一部分人選擇離開?!?
“按照戶部的估計,還需撥出五萬貫錢,以及十萬石的糧食?!?
李世民的龍眉皺了起來。
“這么多?”
“如今北上在即,是否可以減少一部分?”
高士廉想了想,說道:“皇上,不能再降了,再低恐引起民變啊?!?
賑災(zāi)之事,一直都是朝堂上最為頭痛的一件事。
那些難民都是要吃飯的,他們的糧食都是白給的,國庫再富裕,也經(jīng)不起幾十萬人的吃喝。
“諸位愛卿,你們有什么好主意嗎?”
李世民看了一眼周圍,沉聲說道。
大臣們都沉默了,這還能怎么辦,這筆錢省不了,除非想看著災(zāi)民造反。
李世民見沒有人回答,微微一笑,道:“朕倒是有個辦法!”
一招手,一個年輕太監(jiān)就端了一幅地圖上來。
李世民從龍椅上下來,沉聲道:“此乃長安官道,朕決意將此路加寬三丈,以備運輸糧草之用?!?
高士廉一眼望去,不由皺起眉頭:“陛下,這可是八百里的道路啊,光是征發(fā)的勞力,就得上萬人。
“戶部恐怕也拿不出來這么多錢?!?
李世民看著他,微微一笑,說道:“不錯,這次戶部賑濟災(zāi)民,已經(jīng)是捉襟見肘,若是再強行征徭役,恐怕會引起民憤?!?
“那么,為什么不能征發(fā)難民來修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