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啟云簡直氣的吐血,要是可以,他都想把自己妹妹的嘴縫起來。
再好的貴人也有脾氣,再鬧下去,誰都保不住她!
柳啟云于是深吸一口氣,強壓下怒火,沉著臉咬牙道:“好,你要說法,我便給你一個說法,明日我便讓夫人下帖,請城中幾位家世清白,尚未婚配的年輕才俊過府一敘,讓瑩兒也見見,但成與不成,全看緣分,這樣總行了吧!”
柳氏一聽,頓時喜上眉梢,連忙應(yīng)道:“好好好,大哥你早該如此了,我這就去把這個好消息告訴瑩兒?!?
說罷,她歡天喜地地扭身出去了。
周夫人看著小姑子的背影,無奈地嘆了口氣,對姜嬛道歉:“讓娘娘見笑了?!?
姜嬛擺擺手,表示無妨。
本來嘛,誰要相親,跟誰相親,都和她無關(guān)。
閑著也是閑著,就當場熱鬧看了拉倒。
翌日,城主府熱鬧起來。
柳氏一大早就將女兒方瑩兒打扮得花枝招展,珠翠環(huán)繞的,恨不得將全部家當都堆在女兒身上。
方瑩兒本身容貌清秀,但被柳氏這般過度裝扮,倒顯得有些不倫不類。
被邀請來的幾位年輕公子,多是風城本地富商或官吏之子,家世都還算不錯。
他們被引入花廳,見到盛裝打扮的方瑩兒,雖也客氣寒暄,但目光卻總是不由自主地飄向安靜坐在一旁角落的姜嬛。
姜嬛今日穿著一身素雅的湖藍色衣裙,未施粉黛,發(fā)間只簪了一支玉簪。
她本來就只是來看個熱鬧,所以選了個不顯眼的位置,自顧自的品茶吃糕點,姿態(tài)閑適淡然。
然而,她那通身的氣度,即便刻意低調(diào)也無法掩藏,將精心打扮的方瑩兒襯得黯然失色。
一位姓李的布商之子,是幾人中家境最為殷實的,穿著綾羅綢緞,手持一柄折扇,故作風流。
他與方瑩兒說了沒兩句話,眼神便黏在了姜嬛身上,忍不住上前搭訕。
“這位姑娘瞧著面生得很,不知是哪家閨秀?在下李茂才,家父經(jīng)營布莊,在風城也算小有名氣?!?
他語間帶著幾分自得,目光熱切地打量著姜嬛。
姜嬛抬眸,淡淡瞥了他一眼,語氣疏離:“路過,暫居于此?!?
李茂才仿佛沒聽出拒絕之意,反而覺得姜嬛這般姿態(tài)更添魅力。
他湊近一步,壓低聲音道:“姑娘氣質(zhì)非凡,在這小小風城實在是委屈了,若是姑娘有意,在下在京城也有些門路,或許可為姑娘引薦一二,覓得更好的前程?”
這話語里的暗示,已近乎輕佻。
姜嬛眉頭微蹙,心中冷笑。
更好的前程?給他當小妾的前程嗎?
這人也不照照鏡子。
她放下茶盞,聲音冷了幾分:“李公子費心了,不必。”
李茂才還想再說什么,另一位姓王的通判之子也擠了過來,搶著對姜嬛道:“姑娘莫聽他胡吹,他家不過是個賣布的,家父在府衙任職,姑娘若有什么需要幫忙的,盡管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