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fù)州羈押他們的領(lǐng)頭軍官有命令傳下來。
已經(jīng)走得雙腳起泡的馮正等人,如蒙大赦一般,在路邊癱坐了下來。
這一隊士兵負責(zé)將他們押送到云州。
這一路上,他們可吃盡了苦頭。
剛一出青州地界。
他們家里送的衣物,盤纏都被這些負責(zé)押送的當兵的搜刮一空。
當兵的一路上大吃大喝,過得那是相當?shù)淖虧櫋?
他們這些囚徒每天吃的都是豬狗食,勉強維持溫飽。
他們從青州出發(fā)的時候,尚有近六百人。
可一路上因為饑餓、病痛等原因,有差不多幾十人半路喪命。
現(xiàn)在總算是到了云州,馮正覺得自已還是幸運的,沒有死在半路。
馮正他們沒有等待多久。
只見幾名云州官員與押送他們的軍士們進行了一番交接。
這些押送的軍士似乎不愿意在這危險的云州邊境久留。
在完成了交接后,他們甚至都沒進云州城歇息的想法,急匆匆地告辭離開了。
待押送的青州軍軍士走了后。
這幾名云州的官員則是笑吟吟地走向了在路邊歇息的馮正他們。
“諸位!”
“我乃是云州知府宋青書!”
領(lǐng)頭的官員對一眾囚徒拱了拱手,主動表明了自已的身份。
聽聞此人是云州知府,眾囚徒都有些受寵若驚。
他們只不過是一些囚徒而已。
竟然驚動了知府出面交接。
這讓他們覺得不可以思議。
知府那可是高高在上的老爺,出門前呼后擁,那可是大人物。
別說知府老爺了。
就算是他們縣的縣令,他們只知其名,不見其人。
畢竟雙方地位太懸殊,他們沒有資格去見這樣的官老爺。
可在云州。
知府親自出面接見他們這些囚徒,這讓馮正等人對云州知府宋青書好感大增。
云州城知府宋青書原本只不過是遼陽金昌縣的普通百姓而已。
家里倒是有大宅院,也讀過一些書,可卻沒有出人頭地的機會。
自從和曹風(fēng)有了交集后,宋青書的命運也發(fā)生了變化。
曹風(fēng)覺得宋青書還是頗有一些才學(xué),所以順手向二皇子趙英舉薦了他一次。
二皇子趙英需要拉攏曹風(fēng)和曹家,所以對于曹風(fēng)的舉薦很重視。
經(jīng)過了一番運作后,宋青書正式被任命為了金昌縣縣令。
實際上在舉賢盛行的大乾而,這算不得什么。
許多沽名釣譽之輩,前一天還是普通百姓,第二天說不定就能進入朝堂為官呢。
宋青書由曹風(fēng)舉薦,出任縣令,這只不過是小菜一碟。
宋青書在遼陽金昌縣任上雖不久,卻修橋鋪路,頗得百姓好評。
曹風(fēng)收復(fù)云州,這云州的各衙門也陸續(xù)得到重新恢復(fù)。
可是云州現(xiàn)在局勢還沒穩(wěn)定。
搞不好胡人打回來,那云州又得丟。
如今僅僅成立了一個云州知府衙門,至于云州刺史府等,還沒顧得上。
朝廷沒有官員愿意到云州任職,畢竟這里和發(fā)配流放沒有區(qū)別。
宋青書瞅到了機會。
他也希望重新到曹風(fēng)手底下辦差。
曹風(fēng)到遼西,到云州。
他留在遼陽府金昌縣任職。
他是曹風(fēng)舉薦的人,明面上沒有人敢為難他。
可實際上他在遼州沒有任何根基,也沒關(guān)系。
加之各個派系爭奪盧家留下的那些空缺,斗得很厲害。
這使得他在遼州的每一步都如履薄冰,舉步維艱。
這一次他給曹風(fēng)寫了一封信,希望到云州任職。
曹風(fēng)想了想后,同意了宋青書的請求。
他給二皇子趙英打了招呼。
趙英這個二皇子如今在朝廷說話很管用。
沒有人膽敢得罪二皇子。
況且沒有人愿意去,現(xiàn)在二皇子打了招呼,那正好順水推舟,送一個人情。
一個邊境知府而已,吏部自已就能做主,無須請示內(nèi)閣或者皇帝。
宋青書得以從金昌縣縣令,順利升任為了云州知府。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