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勤一邊挑揀一邊努力的回想著,到底自己之前吃的是黃目帶還是黑目帶?
難道,自己到現(xiàn)在就沒有吃過真正的好帶魚?
瑪?shù)?,當了半年的漁民,這要是傳出去就丟人了。
想了半天,還是記不起來,主要之前他也沒怎么關注過魚眼睛到底是啥顏色的,
不過也簡單,等一下讓阿晨清蒸個幾尾,嘗嘗就知道跟之前吃的是不是一個味了。
嗯,機智如我,會被小小的問題難住嗎?
“貓哥,那咱這網(wǎng)的規(guī)格算大還是算???”
在趙勤看來,這一網(wǎng)的帶魚個頭都很普通,長度七八十公分,大的也就兩三斤,小的更是只有一斤左右。
“算是不錯的,黑目帶的個頭普遍就小一些,生長較黃目帶也要慢,當然咱這邊的水域原因,
即便同是黑目帶,長勢也會比北系帶魚要快,口感上也會稍差?!?
隨即老貓又告訴大家怎么挑真正的好帶魚,新鮮自不必多說,大家也都知道啥樣是新鮮的,
主要還是看眼睛,黑目黃目首選黑目,大眼小眼首選小眼,眼睛越小的帶魚,口感就越好。
“你看都是黑目帶,舟山的黑目帶就比這里的眼睛小一圈。人家那產(chǎn)的帶魚全國有名,是有道理的,
口感鮮甜,肉質(zhì)別提有多嫩了,以后有機會你們可以嘗嘗?!?
趙勤被老貓說的,狠咽了一口口水,但也沒辦法,這是水域原因,要吃新鮮的,還真就得去那個地方才行。
嗯,買個大游輪,吃遍祖國四大海域的海鮮,這個目標不錯。
帶魚要碼筐,還得分規(guī)格,所以整理起來相對較緩,趙勤突然意識到還沒問最重要的一個問題,“貓哥,這個現(xiàn)在什么價?”
“要是平時的話,這種新鮮規(guī)格又不錯的黑目帶能賣到25塊左右,但過了冬至門,海鮮價格都在漲,
我估計咱回去,至少能賣到30塊一斤?!?
“這么高?”
趙勤瞪大眼,比鱸魚和黃鯛的價格居然還高!
這也是認知的問題,趙勤印象中,就是十多年后,新鮮帶魚的價格也才三四十一斤,而黃鯛和鱸魚卻漲到了七八十塊一斤。
之所以說是認知,因為養(yǎng)殖帶越來越多,還有就是,現(xiàn)在海域黃鯛和鱸魚還非常的常見,不像十多年后,
這兩種魚變得越來越難捕,價格自然節(jié)節(jié)攀升。
看到趙勤挑了幾尾大的放在一邊,幾人也都默契的沒有吭聲,說了也白說,況且大家都有得吃,有啥好說的。
清理干凈甲板,柱子便將留下的幾尾帶魚給清理干凈,“阿勤,你想怎么吃?”
“就清蒸出來?!?
差不多也到了該做晚飯的時候,夏守柱答應一聲,便開始忙晚飯。
傍晚時分,趙勤就嘗到了帶魚,他終于明白,不是帶魚不高級,是自己不會吃啊!
這個帶魚的口感相較之前所吃的,好的不是一星半點,腥味少不說,肉也更嫩,而且中間的大刺,也比之前的吃的那種要軟一些。
專挑中段,柱子哥切的也大塊,連干了三大段,這才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