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米的高空。
這個高度,是那三架戰(zhàn)斗機駕駛員經(jīng)過精密計算后,得出的絕對安全距離。
它恰好處在絕大多數(shù)便攜式防空導彈和所有輕武器的極限射程之外。
他們頭頂?shù)南冗M偵察吊艙,可以把地面上那架飛機殘骸的動作觀察清楚。
林青海放下巴雷特,眼神冰冷注視著天空。
他很清楚,一旦地面部隊抵達,這三架戰(zhàn)斗機就是三座移動的炮臺。
“必須引誘他們降落高度,至少打掉一個,打破他們的監(jiān)視網(wǎng)。”
林青海在耳麥中對著蔡國慶下達了命令:“國慶,把前衛(wèi)便攜防空導彈拿出來?!?
這次任務出來得匆忙,只攜帶了兩發(fā)前衛(wèi)導彈,本是預備在極端情況下撤離時使用的底牌,沒想到會在半路的空中遭遇戰(zhàn)派上用場。
沒一會兒,蔡國慶和方海灣兩人一前一后,扛著那沉重的綠色發(fā)射筒,快步?jīng)_到了林青海藏身的巨石旁。
蔡國慶壓低聲音,氣息有些不穩(wěn),“你是要把空中盤旋的這三架戰(zhàn)斗機打掉?”
林青海點了點頭,目光依舊沒有離開天空:“有沒有把握?”
蔡國慶的臉上露出一絲苦澀,用力地搖了搖頭:“這根本不可能,三千米,這已經(jīng)是前衛(wèi)導彈的理論最大射高,能不能飛到都是個問題?!?
“我們的導彈數(shù)量太少,只有兩發(fā)。“
“戰(zhàn)斗機的飛行速度太快,高度又這么高,天色還是夜晚,紅外制導系統(tǒng)在這種距離下,鎖定信號非常微弱,壓根就捕捉不到清晰的熱源?!?
“就算我們僥幸鎖定,他們只要釋放熱誘彈,或者稍微做一個機動,就能輕易躲過去?!?
林青海聽著蔡國慶的分析,忽然開口打斷了他:“國慶,你說的是他們能正常機動的情況?!?
他的聲音很輕,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魔力。
“要是他們在那一瞬間,無法做出規(guī)避飛行動作呢?”
蔡國慶愣住了:“什么意思?”
“來不及解釋了。”林青海從蔡國慶手里拿過軍用望遠鏡,再次估測了一下距離。
“飛行高度大約在三千米左右,風速很大?!?
這是前衛(wèi)防空導彈的極限射程。
也是巴雷特反器材狙擊槍的極限射程。
現(xiàn)在是夜晚,能見度極差,要想在三千米外,用子彈命中一架高速移動的戰(zhàn)斗機,這已經(jīng)不是技術問題,這是奇跡。
“我有個計劃?!?
“我先用狙擊槍對他們的飛機進行干擾,你和方海灣負責用前衛(wèi)導彈瞄準?!?
“當我開槍后,他們的飛行軌跡必然會受到影響,那就是發(fā)射的機會?!?
“不行!這太冒險了!”蔡國慶剛要拒絕。
“我們沒時間了!”林青海猛地回頭,用眼睛死死盯著他,“他們的地面部隊隨時都會過來!”
“等敵人的地面部隊一到,這三架戰(zhàn)斗機在天上給他們提供空中火力支援,我們逃都逃不掉!得全軍覆沒!”
林青海的話,讓蔡國慶沉默。
他當然知道后果,但這樣做成功的概率太低,無異于癡人說夢!
巨石陰影處,林青海重新趴下,將沉重的巴雷特架好。
深深吸了一口氣,強迫自己進入絕對冷靜。
三千米的地面射擊,他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可是朝著三千米的空中開槍,這完全是兩個概念。
涉及到風速的變化、稀薄的氣壓、子彈的重力下墜、以及目標的高速移動。
還是在巴雷特狙擊槍的極限射程內,子彈飛過去需要好幾秒鐘,這其中的變量多到令人絕望。
這讓林青海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呼……”
他嘗試著開出了第一槍。
“砰!”
沉悶的槍聲響起,子彈快速在空中盤旋,但在飛行了兩千多米后,因為風速的劇變,出現(xiàn)了嚴重的偏差,從那架戰(zhàn)斗機下方幾十米的地方劃過。
“該死!”
林青海咒罵一聲,迅速拉動槍栓,再次做好準備,需要不斷的嘗試。
他開始瘋狂地在大腦中估算剛才的彈道數(shù)據(jù),重新修正角度。
“砰!”
又是一槍。
這一次,子彈的軌跡明顯被修正。
高空中,一架戰(zhàn)斗機的駕駛員忽然聽到機身傳來“叮”的一聲脆響,仿佛被什么東西砸了一下。
“怎么回事?你們聽到了嗎?”
“是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