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佛!”
正當(dāng)眾人等候如來法旨時,一聲與眾不同的佛號聲傳來。
“功德佛!他怎么來了?”
“不去當(dāng)他的苦行僧,今天怎么來了靈山?”
“那個猴頭,竟然為了林長青,請出旃檀功德佛?”
“看來那猴頭與林長青之間的因果,著實不小!”
還未見到來人身影,眾人便已確定來者身份,驚訝地議論。
當(dāng)今佛門,也唯有功德佛不宣阿彌陀佛的佛號。
畢竟,阿彌陀佛可是接引圣人化身的名諱!
阿彌陀佛雖然也有無量壽佛的意思,但更多的是對西方教教主的尊敬。
而無量壽佛,就只是單純的一句祝福佛語。
一道人影步步生蓮而來,諸般菩薩羅漢金剛盡皆起身。
“見過旃檀功德佛!”
唐三藏可不想猴哥,在靈山?jīng)]有什么地位。
他曾是金蟬子,又是取經(jīng)主導(dǎo)者,功德無量成就準(zhǔn)圣。
身穿著百納僧衣的唐三藏,一路行來與眾人微微頷首示意。
尋了個佛蓮坐下,唐三藏便沒有其他動作了。
“三藏法師,因何事而來?”
眼見氣氛就此尷尬住,又是觀世音解圍。
誰都知道,金蟬子曾是如來弟子,可兩人理念不合,因此唐三藏很少前來靈山,更不可能聽如來宣講佛法。
唐三藏環(huán)顧一圈,眼底神色復(fù)雜。
又想起之前悟空在凡間找到他,求他幫助時的嬉笑,嘴角笑意一閃而過。
西游取經(jīng)之路十四年,他還真沒聽悟空說過,欠下因果之事。
要知道,雖然悟空剛脫離五指山不久時,和他確實有誤會,可他能看出,后來悟空是真心誠意認(rèn)他當(dāng)了師父。
以悟空藏不住事的性子,竟然到了林長青與佛門為敵時,才告訴他這件事。
“貧僧前來,是為了成立禪宗一事!”
可唐三藏卻并未提起林長青,反而語氣堅定道。
自他功德圓滿,回憶起前世之后,便對佛門理念不認(rèn)同。
佛門如今感化信徒,度化世人出家為僧,他覺得這是不對的。
佛,不是高坐于大雷音寺的佛,世人心中的善才是真佛。
引導(dǎo)世人向善,發(fā)現(xiàn)心中佛,才是佛門該做的事情。
如此,方能真正救世人脫離苦海!
若只是為了林長青一事,他也不必前來靈山,去天庭見其一面,表達(dá)自身態(tài)度足以。
成立禪宗,才是他這些年一直在謀劃的事情。
唐三藏此話一出,靈山陷入徹底寂靜,甚至可以說死寂。
禪宗,這豈不是要分裂佛教?
死寂了數(shù)分鐘,世尊如來深深注視著唐三藏:“你可知曉,你的行為意味著什么?”
“貧僧自知!”
唐三藏臉色毫無變化,平靜回復(fù)。
這意味著他要分流佛教氣運,在人間與佛教爭奪信徒。
意味著將他與如來師徒間的不合,擺在明面上,讓三界修士看笑話。
意味著西方二圣發(fā)怒,他要承受惹怒圣人的后果。
可,他決心已定!
佛教的路,錯了!
為拯救世人脫離苦海,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貧僧告辭!”
眼見再次陷入寂靜,唐三藏便直接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