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嚓!”
清脆的聲響,讓所有人都下意識地咽了口口水。
金黃酥脆的外皮之下,是鮮嫩多汁的雞肉。
而雞肉之內(nèi),包裹著的,竟然是口感彈牙、鮮美無比的蝦滑,還混雜著某種菌菇的碎末,提供了更復雜的香氣層次。
一酥,一嫩,一彈。
三種截然不同的口感,在口腔中完美交融。
油炸的火氣,被內(nèi)里溫潤的餡料完美中和,只余下滿口極致的鮮香。
“妙??!實在是妙!”
一位老先生撫掌贊嘆。
“將雞翅脫骨,再釀入新餡,形如金榜,意為題名!這道菜,不僅味美,這份巧思,這份寓意,更是難得!”
周懷仁看著自己的孫子吃得一臉滿足,臉上的笑容也愈發(fā)真切。
他看向孟聽雨的眼神,已經(jīng)從最初的審視,變成了純粹的欣賞。
這個年輕人,有真本事。
齊越夾起一個雞翅,只看了一眼,瞳孔便驟然一縮。
完美的脫骨。
表皮沒有任何破損的痕跡。
這手功夫,就算是京城飯店后廚那幾位國宴級的大師傅,也未必能做得如此干凈利落。
他將雞翅送入口中,細細品味。
那蝦滑的鮮甜,是他從未嘗過的頂級品質(zhì)。
又是原料!
他的心跳開始加速,一種強烈的預感在他心中升起。
這個孟聽雨,掌握著一個他完全未知的,頂級食材的來源!
就在這時,第三道菜被端了上來。
“文思泉涌。”
這道菜,盛放在一個個小巧的青瓷碗里,呈現(xiàn)在每位客人面前。
一碗清澈見底的高湯,中間臥著一塊白玉般的豆腐。
豆腐之上,撒著幾點翠綠的碎末,如同碧玉點綴,素雅到了極致。
看似最簡單,卻也最見功力。
在座的都是行家,一看便知這道菜不簡單。
那湯,清可見底,卻散發(fā)著一股草木的清香,聞之便覺神清氣爽。
那豆腐,嫩如凝脂,表面光華流轉(zhuǎn),仿佛輕輕一碰就會碎掉。
“這是……豆腐羹?”
有人疑惑地問道。
在這樣的大宴上,一道豆腐羹,是不是有些太寡淡了?
周懷仁身邊的一位歷史系教授,姓王,最近正為一個關(guān)于宋代官制的課題焦頭爛額,好幾天沒睡好覺,此刻只覺得頭腦昏沉。
他本對這道清湯寡水的菜沒什么興趣,但聞到那股獨特的清香后,卻鬼使神差地舀了一勺。
豆腐入口,甚至不需要咀嚼,只是用舌尖輕輕一抿,便化作一道暖流滑入喉中。
緊接著,一股清涼的氣息,如同雨后初晴的微風,從胃部升起,直沖天靈蓋。
王教授只覺得腦中“嗡”的一聲。
那困擾了他數(shù)日的思維僵局,仿佛被一道閃電劈開,無數(shù)原本雜亂無章的線索,在這一瞬間被串聯(lián)起來,一個全新的思路豁然開朗!
他整個人都僵住了,手中的湯匙差點掉在地上。
他臉上的表情,從困倦,到迷茫,再到狂喜,僅僅用了三秒鐘。
“通了!通了!原來是這樣!”
他激動地喃喃自語,完全忘記了自己身在何處,手忙腳亂地從懷里掏出一個小筆記本,開始飛快地記錄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