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這邊搞了幾十年服裝批發(fā)市場,高樓剛開始建,但四五層高的茶色玻璃老樓一片一片。
上次來的時候是白天,街上不見什么人,蘇夏這次晚上來了,才知道所謂江城最大的夜市是什么規(guī)模。
地鐵站的扶梯一上來,街邊開始有零零星星挑著燈賣衣服的推車攤位,等到了工地附近的十字路口,抬頭往前望過去,往來路人魚群似的密,一顆顆燈泡和各色的led燈箱亮得很稠。
油煙味,脂粉味。
滿目皆是喧鬧的人間煙火,像是怎么也望不到頭。
蘇夏兩輩子的生活經(jīng)驗里,都沒怎么來過這種地方。
少女時代和蘇小娟一塊逛恒隆,有媽媽在,喜歡的衣服鞋子從不看價格。
嫁人之后又被捧進了新的貴婦圈,愿意哄許太太開心的人多不勝數(shù)。
想吃什么點心,第二天一早就能搭專機去港城,看中了一串項鏈一顆寶石,馬上就有人陪著她飛去倫敦拍賣會,成為最后的那個成交價。
習慣了那樣的生活,再回到這樣的日子里,蘇夏感覺自已像是個游客,看什么都新鮮。
這種新鮮感無關(guān)褒貶,只關(guān)乎一個人的來路。
這是許霽青生活的地方,僅此而已。
晚上的夜市熱鬧極了,炒粉攤淹沒在一片相似的小吃車中,蘇夏還是憑借著那棵樹,才找到了地方。
她沒靠近,在斜對角的巷子口往對面張望。
許霽青家的攤位位置好,生意也還不錯,估計是林月珍的主意,小棚子里換了挺溫馨的燈珠,打眼一看有不少客人。
就在這會兒,林月珍正端著兩個吃完的一次性紙碗,從塑料門簾底下躬身鉆出來。
她比上次見時添了點笑意,頭發(fā)梳得整整齊齊,脖子上戴了串假得挺明顯的珍珠。
也就是那圈光點,才讓蘇夏遲遲往旁邊的攤頭看過去——
灶前的人不是許霽青。
男人四十來歲,看不太清面容,但火光隱約一閃,那副窄臉和細長的眉眼輪廓,竟有幾分許霽青的影子。
蘇夏心里咯噔了一下,下意識地往身后退了退。
她掏出手機,給那個怎么都打不通的號碼發(fā)了個位置共享。
我現(xiàn)在在南城夜市,沒看到你。
你今天沒來嗎?
被無視了一晚上,她都習慣有來無回了,正準備跟來時路上一樣,按滅屏幕放回口袋里,手機突然震了起來。
是許霽青的電話。
按下接通鍵。
蘇夏剛“喂”了一聲,聽筒里已經(jīng)傳來對方的聲音,“回地鐵站?!?
少年的語氣冰涼,比往日都要硬。
她一下子沒反應(yīng)過來,“什么?”
許霽青頓了頓,像是停下喘了口氣。
“現(xiàn)在回地鐵站?!彼种貜?fù)了一遍。
“你要是打車來的,就找個人多的地方上車,不要抬頭亂看,現(xiàn)在回家?!?
“聽清楚了嗎?”
聽他的話好像成了一種本能。
蘇夏“哦”了一聲,從巷子里挪出來,在火星子亂飛的燒烤攤前路過,低著頭小步小步沿著來路走。
他不在就不在。
對她發(fā)什么脾氣啊……
對面一直沒掛電話,呼吸聲不算平緩。
聽到蘇夏身邊的背景音好一會沒變,冷聲催,“到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