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扭曲的文字,在他眼中竟開始自動轉(zhuǎn)化,化作他能夠理解的意義!
仿佛有一個無聲的聲音,直接在他腦海深處誦讀:
“奉幽冥律令,敕建北陰幽都府,鎮(zhèn)守陰陽界碑,梳理亡魂往生。”
“此地,乃陽世流波山與陰司幽都山界點之一?!?
“立碑為契,劃界為牢?!?
“封印上古兇靈‘噬魂獸’殘魄于此,借九幽死氣消磨其兇性,以黃泉路引渡其怨念?!?
“后世若有緣人持‘幽冥敕令’至此,可為幽都行走,代行幽冥法則,監(jiān)管封印,亦可得窺幽冥秘辛,獲陰德加持?!?
“然,切記!”
“幽冥之力,非生人可輕用?!?
“妄動封印,釋放兇靈,必遭天譴,魂墜無間!”
“慎之!慎之!”
銘文的內(nèi)容不長,卻蘊含著驚天動地的信息。
蘇寒的心跳如擂鼓。
流波山遺跡,竟然是陽間與陰間的交界點之一!
這里封印著一只名為“噬魂獸”的上古兇靈的殘魄!
而幽冥令,則是幽冥地府頒發(fā)的“敕令”,持有者被稱為“幽都行走”,有權(quán)監(jiān)管封印,也能獲得一些好處,比如了解幽冥秘辛,獲得所謂的“陰德”。
但風險巨大,一旦處理不當,釋放了兇靈,后果不堪設(shè)想。
這解釋了魔物為何對幽冥令的氣息感到敬畏——那是來自更高層級幽冥權(quán)力的壓制!
也解釋了星晷為何指向此地——星晷或許感應(yīng)到的,正是這處陰陽界點的特殊波動,或者與幽冥令之間存在的某種聯(lián)系。
就在蘇寒消化這驚人信息的同時,嵌入凹槽的幽冥令再次發(fā)生變化。
它不再散發(fā)幽光,而是變得樸實無華。
但凹槽周圍,陣法紋路中血光流轉(zhuǎn),最終凝聚成三縷細如發(fā)絲、卻凝練無比的血色氣息,如同擁有生命般,倏地一下,分別射向蘇寒、陸雪琪和碧瑤的眉心!
速度之快,遠超反應(yīng)!
陸雪琪和碧瑤雖全力戒備,但這血絲氣息并非攻擊,更像是一種無形的烙印,直接穿透了她們的護體靈光和法寶屏障,瞬間沒入眉心識海!
兩女俱是嬌軀一顫,臉上同時露出痛苦與震驚之色。
她們感到一股冰冷死寂的氣息侵入神魂,但奇怪的是,這股氣息并未破壞什么,反而迅速凝聚,在她們識海中形成了一個極其微小、復雜的血色符文印記。
這印記與地面陣法的某些紋路極為相似,散發(fā)出與幽冥令同源,但微弱得多的氣息。
與此同時,一段簡單的信息也隨之傳入她們意識:此乃“幽冥印記”,持印者,可在流波山封印范圍內(nèi),一定程度上規(guī)避幽冥死氣的侵蝕,并獲得微弱的幽冥權(quán)限(如感知特定陰魂、短暫抵御低階幽冥生物),但亦受幽冥法則約束,不得主動破壞封印核心。
而射向蘇寒的那一縷血絲,則粗壯數(shù)倍,其中蘊含的信息也龐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