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大哥估計(jì)是聽老爺子講多了以前的事,從小就有一個軍人夢。
唐小酥剛學(xué)會走路,唐大哥就去部隊(duì)當(dāng)兵去了。
他留給唐小酥最多的記憶,就是每個月匯回家的十塊錢,還有各種票據(jù)。
雖然不在村里,但他在部隊(duì)混得好,也算是為家里做出貢獻(xiàn)了。
唐二哥算是家里唯一的老實(shí)人。
早早結(jié)婚生子,還天天拿滿工分。
和唐二哥一比,唐二嫂就是一個妙人了。
干活利索不說,做飯還好吃。
她娘家雖然都是極品,經(jīng)常跑到唐家來想要打秋風(fēng)。
好在她自己拎得起,都不用唐媽媽出手,她自己就能搞定。
是個很護(hù)短,撕逼戰(zhàn)斗的好手。
可以說,婆媳兩人聯(lián)手,在村里鮮少有對手。
據(jù)說,她之所以會嫁到唐家來,還是她自己去找的媒人。
在這個年代,也算是少見了。
至于唐三哥,那就更了不得了。
不說其他,就他那張臉,村里就沒有比他長得更好看的。
偏偏他還長了一張嘴。
那就更了不得了。
顏書在心里細(xì)數(shù)了一圈,覺得,唐家人雖然少。
但個個都有特色,最重要的是,都顧家,不搞內(nèi)斗。
這就很難得了。
走走停停,顏書就來到了唐三爺?shù)拈T外。
感應(yīng)到里面有人,顏書猶豫著要不要進(jìn)去打個招呼?
就看到二妮背著背簍顛顛的朝著這邊跑來。
邊跑嘴里還邊喊著:
“三太爺不好了,又有知青暈倒在田里了?!?
等看到顏書,還一臉驚奇的問道:
“小姑,你怎么也在這里?”
顏書:“看書累了,出來走走?!?
隨即又看著她的空背簍問道:“你不是去打豬草了?”
別看二妮才六歲,每天也能掙兩個工分了。
大妮更了不得,學(xué)校放假的時候,還要跟著下地干活。
可以說,二哥一家就沒有吃白飯的。
這一家子都太勤快了,就顯得唐三哥和唐小酥特別不是東西。
二妮一臉的我懂,顛了顛身后的背簍,得意的說道:
“我已經(jīng)打了兩背簍了,下午再打兩背簍,我今天的任務(wù)就完成了?!?
說著又興奮的說道:“小姑,你還不知道吧,剛來的胡知青暈倒了。
鐘小寶和知青院的人就為了誰送胡知青回來,在田里打起來了……”
顏書也驚訝,這鐘家人做事,可真是越來越不講究了。
胡知青是兩個月前才來的上溝村,人長得好看,聽說還是京市來的。
看那姑娘拿出來的東西就知道,家里條件肯定不錯。
每個月還能收到包裹,家里人肯定也是惦記著她的。
聽說鐘小寶這段時間,沒少過去獻(xiàn)殷勤,打的什么主意,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得出來。
畢竟,之前就有周知青的前車之鑒在。
現(xiàn)在知青院的人,防著他們也正常。
真讓鐘小寶送胡知青回來,估計(jì)不出明天,就會傳出很多閑話。
到時候,胡知青就會和周知青一樣,礙于流,不嫁也得嫁了。
二妮正連比帶劃的說著鐘小寶打架的壯舉,門吱嘎一聲開了。
唐三爺背著布包走了出來,板著臉訓(xùn)斥道:
“大呼小叫的像什么樣子?”
二妮立刻低頭裝老實(shí)。
唐三爺?shù)赏甓葑?,還不忘告誡唐小酥:
“酥酥也長大了,以后離鐘家的人遠(yuǎn)點(diǎn)。”
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