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選孩子,你們選別人家的,反正我家孩子不會去,想什么呢,那地方是緬北”
“我家兮兮才七歲,去緬北?”
隨著第一名學生家長表明態(tài)度,其余學生家長紛紛附和:
“我家孩子也不可能去別說孩子會害怕,我一個40多歲的人去緬北也害怕啊!”
“校長媳婦,你是個好人,但你也不想想,開直播的那人可是通緝犯?。⊥ň兎傅脑捘苄艈??”
“對??!他是通緝犯,說什么滅魏家,我感覺他跟魏家就一伙的,把我們的孩子帶過去后,轉(zhuǎn)手就賣器官!”
教師家屬看著學生家長的態(tài)度,眼底盡顯絕望。
他們知道自己的要求十分過分。
換位思考,如果讓他們將自己七八歲大的孩子交到緬北去,他們也不可能交啊!
可——
不交怎么辦呢?
緬北那邊人說了,只給他們一天時間,不給準話那些老師一個都別想活。
無奈之下,一眾教師家屬只能看向韓正明。
韓正明嘆息一聲。
“各位,我看要不這樣吧”
說著,韓正明看向一眾學生家長:“孩子是肯定不能交的,要不大家一起湊點錢,看看能不能把老師們贖回來?”
“我先表態(tài),鄉(xiāng)里可以拿出20萬,我個人愿意拿出一萬!”
韓正明咬咬牙,說出20萬。
這筆錢是用來鄉(xiāng)里修橋的他只能暫時挪過來救老師了。
不管救不救得出來,至少鄉(xiāng)里出力了。
至于他個人的1萬,真的。
那是他的全部積蓄,全部存款。
在石頭鄉(xiāng)工作二十多年,帶大三個孩子,就攢下這點錢。
為了老師他愿意全部拿出來,如果不夠,他甚至愿意賣房子。
接著,他看向一眾學生家長,知道這群家長也沒什么錢,但還是透著希冀開口道:
“大家多多少少也出點吧行嗎?”
話落,韓正明眼神由希冀變成懇求。
今天召集學生家長過來,其實也就是這個意思,大家眾籌一筆錢交給緬北。
只希望緬北那邊的人還有點良知,能放過這群老師。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