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樂省長房間出來以后,秋紫云趕回了家,一進門,秋紫云看著凌亂的家,就有點愧意,自己長年在外,對這個家,對孩子的照顧真的太少,女兒也經(jīng)常說她是個典型的工作狂。
秋紫云就先到父母那面把孩子接了回來,母女兩見面,少不得唏噓一番,秋紫云安頓好了孩子,懷著內(nèi)疚的心情打掃了房間,做好了晚餐,陪著女兒一起吃飯。
此時此刻秋紫云想到女兒離別時候那眷戀的目光,她真想抱著華子建痛哭一番,向華子建述說下自己心中的苦悶,工作不順心,一個官場女人難道就這樣艱難嗎?
但多年的政治生涯讓她很理智的明白,越是現(xiàn)在工作的壓力加大,她越應該注意自己的行,不要給任何人有可乘之機。
就這樣,在幾個小時的沉悶中他們回到了柳林市。
樹欲靜,而風不止,在秋紫云和華子建自認為華書記已經(jīng)暫停攻擊的時候,新的一撥攻勢又悄無聲息的展開了。
因為到了清明節(jié),省里人大的程南熙主任就回到了柳林市郊區(qū)的柳溝老家來上墳,因為是私事,所以市上也沒有大張旗鼓的警車開道,只有少數(shù)的一些市上領(lǐng)導親自陪同著程南熙主任,一大早,華書記帶上市委專職副書記呂旭和秘書,政府這面秋紫云帶上常務副市長韋俊海和華子建,分乘幾輛小車跟在程南熙主任的小車后面,一路往柳溝開去。
柳溝是距離市區(qū)城30來里的一個地方,最后的一段路也不是太好走,幾輛車搖搖晃晃了很長時間,才到了那里,程南熙主任的老家就住柳溝,他一回來,整個村子都驚動了,男女老少,拖兒代母的,都到了程南熙主任的老屋,在柳溝,程南熙主任還有幾個堂兄弟,程南熙也不是每年回來,因為過去他在外地還做過幾任的領(lǐng)導,所以大部分時間,都是這些堂兄弟幫他給墳頭除草,培土什么的。
今天他回來自然是不能空手,車上早就買好了一些便宜的香煙,糖果,見人就發(fā)一兩包,搞的滿村的人歡喜異常,就像是在過大年一樣,何況這小小的柳溝,從古代,到現(xiàn)在,也就出了這樣一個大領(lǐng)導,誰不想來粘粘貴氣。
在這些年里,全村所有家庭,教育小孩的唯一標準就是:以后長大了學程市長。
因為過去程南熙做過市長,在老鄉(xiāng)們的概念里,市長應該更威風一點,人大主任他們就感覺這是退休了的職務,叫起來一點都沒有市長順口。
所以程南熙的老屋院子里,就不斷的,此起彼伏的響起程市長,程市長的喊聲。
你還別說,程南熙是幸福和滿足的,看來人一老,就自然會有一種對故鄉(xiāng)的留戀,在這個時候程南熙一點都沒有了廳級領(lǐng)導的架子了,他親切的和每一個衣履不整的老鄉(xiāng)打著招呼,有的輩分比他高的,他也一點沒有顧忌到自己的身份,親熱的叫著什么大大,叔叔的。
華子建現(xiàn)在就明白了,什么叫衣錦還鄉(xiāng)了,應該就是說程南熙主任這樣的情況,他們應該不是想要來展示財富,也不是系那個要來顯示權(quán)利,只是希望別人看看他的努力,最后讓自己也獲得一種完全的滿足感。
祭拜和追悼程南熙的先人是隆重而有嚴肅的,墓碑上已有了一些塵土,華子建趕忙找來幾塊干凈的毛巾,找到了水,把毛巾弄濕,來擦墓碑。
華子建又拿出買好的鮮花,香蠟,水果,祭品,冥幣,都擺放在墓碑前,華子建就看到,所有的陪同領(lǐng)導他們的表情非常悲痛,大家恭恭敬敬地站在墳前,一個個上前鞠躬,顯的是那樣的虔誠。
等掃墓儀式結(jié)束,太陽已經(jīng)西斜了,大家紛紛往回走,可能是心情輕松了許多的原因吧,他們表情不再嚴肅了,而是相互說說笑笑,華子建也抬頭欣賞四周的景色,田野里麥苗綠油油的。
華子建感慨著,這是多好的一天啊。
下午就在市上的酒店招待程南熙主任,一行人很快就來到了早就安排好的酒店,華子建自然是坐不上主桌了,不過包間很大,放上兩個桌子都顯得綽綽有余的,華子建也不能馬上就坐在旁邊的那個桌子上,他還要來回的招呼。
這些年,華子建已經(jīng)學到了很多東西,他眼明手快,人又年輕,干起活來別人也不會感到他是在獻媚討好,相比而,那程南熙的秘書多少就有點拇囊了,他總是找不到有什么需要搭手的事情。
很快的,豪華的宴會就在華書記的勸酒聲中開始了,寬大的包間一下字就灑滿了歡樂,那墳地上的悲壯情緒早就煙消云散了。
華子建掃了一眼桌上的這些菜,這些菜可謂是色香味俱全,一點不比省城大賓館里的菜遜色,看來招待所的廚師也是專業(yè)人員,水平不低啊,酒菜的檔次卻并不比省城里大酒樓遜色多少。
男人們一個個是西裝革履,灑脫倜儻,談文雅,舉止得體,都希望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奉獻給程南熙主任,華子建看看他們,雖然他們的衣著考究,他們的風度瀟灑,都難以掩飾那異于常人的肚子,還有那頻繁和沉重的勾心斗角留下來的蒼老。
履舄交錯中,柳林市的政界的兩位老大華書記和秋紫云一左一右的陪坐在程南熙主任的身邊,程南熙主任很慈祥的笑著,依然是那樣的穩(wěn)健、自信,一派儒家傳人的氣質(zhì)。
順次坐下去的是柳林市委專職副書記呂旭,常務副市長韋俊海,因為有華書記在,所以就連秋紫云都很少插得上話來,其他眾人更不消說,都只有聽的份。
就算是聽,那也要相當高超的技巧,你一定要配合著講話人的抑揚頓挫,來調(diào)節(jié)你點頭的頻率和微笑的成度,該叫好的時候,就要做出驚喜狀,該嘆息的時候,就要露出感慨樣,一點都不能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