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切都是因?yàn)殚_國之君朱元璋,定下的一條國策。
朱元璋說:朕與讀書人共治天下,不因獲罪。
于是乎,漸漸的演變成了這種畸形的官場生態(tài)。罵皇帝,蹭熱點(diǎn),蹭廷杖......說穿了就是找揍。
誰若是罵了皇帝,還挨了廷杖,那可就在讀書人圈子里出名了,連皇帝都敢罵,這就是剛直不阿的錚錚君子??!
這便是傳說中的賣直求名。
一旦有哪位大人有幸挨了廷杖,那可就揚(yáng)名天下了,就算是不做官,到了全國各地的書院,那可都是天下士子的偶像。
弄不好,還有江南名妓投懷送抱呢。
果然,金鑾殿上,彈劾四起。
臣彈劾錦衣衛(wèi)指揮同知,駙馬都尉周世顯殘暴不仁,凌虐百姓......
臣附議!
一時間,輿論洶洶,彈章四起。
上首,崇禎帝面無表情,就像是死人一般,這種彈劾一旦開了頭,便很難阻止,多少年了都是如此。
不把皇帝逼急了,翻臉了,是不會停下來的。
所謂黨爭,便是如此,是非不重要,軍國大事都當(dāng)兒戲,你支持的我必反對,你反對的我必支持。
吵著吵著便亡了國。
良久,崇禎帝才木然道:知道了,都說說吧。
彈劾的奏章多了,皇帝也只能按部就班,主持文武百官展開朝議,也就到了互相噴口水的時間。
這下子更是開了鍋,好好一個金鸞殿變成了菜市場。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