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大家下樓出城的時候,都是歡欣鼓舞。
統(tǒng)帥設(shè)下的這個計策果然管用,一聽說有商隊賣兵器給起義軍,真的就冒出來了一個人,肯定是為了這單兵器!
所有人的心里都興奮了起來,行動的速度也是飛快!
其實他們都很清楚,統(tǒng)帥這么做,也不光是幫方臘的起義軍除掉后患而已。
從這些敵人的情形來看,他們身后隱隱藏著一個龐大的組織,和非同小可的力量。
這江南早晚是小公爺?shù)?,臥榻之畔,豈容他人酣睡?
更何況敵人居心叵測,手段陰狠,連一個糧商他們都能下手暗殺,這些人什么混蛋事做不出來?
因此看到敵人的行跡終于開始漸漸顯現(xiàn),大家的眼里都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你還別說,干這個還真挺有意思!”
當他們行走在街巷之間,包道乙還在那兒搖頭晃腦地感嘆。
一直等到他們來到了城外,在碼頭來到了一處茶樓。
這一下觀察距離拉近,碼頭周圍的情形也是盡收眼底。
程煉心屬下的十二名高手,一直在碼頭上監(jiān)視,見到指揮所就位,其中幾位用手勢傳信,剛剛那個人已經(jīng)上船了。
而這時坐在茶樓里的燕然,卻莫名其妙地嘆了口氣……這沒有監(jiān)聽設(shè)備,沒有攝錄影像,沒有步話機的監(jiān)視行動,到現(xiàn)在還是有點別扭啊!
……
此刻的商船上,安部忠烈聽說是來談生意的,吩咐護衛(wèi)把此人請了上來。
在這之后二人落座,忠烈竭盡所能把自己帶入商人的角色,臉上帶著詫異之色,打量著面前這個人。
身量比平常人稍高一些,從說話的聲音判斷是個中年人。
就一點……對于商人來說,會客的時候連眼紗都不摘,就未免有點兒不禮貌了。
眼紗其實是從唐朝的時候開始風行,到大宋更是在高層人士之中十分普遍。
在北方,眼紗是出門的時候用來遮擋風沙,防止迷眼睛的,南方則是為了避免皮膚被陽光暴曬。
畢竟在這個時代,白白嫩嫩是有錢的象征,長得黑難免會被誤認為是干體力活的。
可現(xiàn)在是在船艙里,你還帶著那玩意兒干六??!
“在下三條我壺,東瀛商人?!?
雖然如此,安部忠烈還是照著商人的規(guī)矩,面上帶著禮貌的微笑,向來人彬彬有禮地問道:
“不知兄臺有什么生意照顧在下?”
“不敢當,在下復(fù)姓司徒,單名一個聰字?!?
那個黑紗蒙面人一張嘴,就是一口大宋官話,安部和身后的那幾名護衛(wèi)都聽不出這是哪里的口音。
只見這位司徒聰聲音清朗,不急不忙地說道:
“在下聽說三條兄有一批軍備要出售,因此才特意過來問問,能不能和仁兄做成這筆生意?”
“這……非是在下有意推脫!”聽到這話,安部忠烈立刻苦笑著答道:
“若是兄臺早來兩個時辰就好了!”
“剛剛我才和城里的將軍做成買賣,這批刀槍都要賣給人家,我連人家定金都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