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超與施融也留意到這隊剛出現(xiàn)的人馬,定睛看去,不免驚呼。
“鏡湖山莊!”
來人旗幟鮮明,約莫千余人,大多騎馬,隊伍中更有數(shù)輛馬車,看起來所載物甚重,已然吸引營內(nèi)所有人的目光。
正當(dāng)轅門下三人目不轉(zhuǎn)睛望著隊伍時,王籍之緩步走出,淡淡一揖道:“父親,我這就回太守府處理事務(wù)去了?!?
王曠聞一怔,指著遠處隊伍問道:“籍之,你知道他們要來?”
王籍之微笑道:“孩兒不知,不過,孩兒知道那幾個人的心性?!?
罷,也不待王曠語,王籍之飄然而去。
隊伍漸近,當(dāng)先一人白衣飄飄,容貌雖不俊偉卻頗有氣度,見了王曠即滾鞍下馬,拜道:“草民周莊,見過諸位大人!”
“周莊?”王曠頗為驚訝:“公子可是吳興陽羨周家?”
周莊一愣,連連擺手道:“草民乃豫州潁川人,并非江東周家。”
王曠恍然大悟:“那辛苦周公子了,我是王曠。敢問公子為何而來?”
周莊正色道:“原來大人便是王太守。草民此一來,率錢唐會稽地界流民眾,護送鏡湖軍器,特助太守大人出兵勤王,痛擊匈奴!”
罷,周莊向后招招手,一名孩童從最前的馬車上躍下,蹦跳著來到周莊身邊,怯生生一揖。
“這孩子叫石頭,便是鏡湖山莊運送軍器使者。”
王曠不禁贊嘆,忙示意二位副將招呼隊伍入營,對石頭和藹問道:“今年多大?”
“九歲!”
“哦?才九歲就出趟大遠門,干大事來了!”
“這不算遠,也不算大事,我與爹娘一路向南,走了大半年,躲了好幾次山賊,又被那些倭人捉了去,差點喂魚,相比之下,這個事輕松得很!”
石頭童無忌,在場之人卻莫不動容。
王曠連說三個“好”字,又問道:“那石公子此一來,帶了多少軍器?”
“回大人,共四車,累計卅煉官刀兩萬,長弓六千,箭矢十萬?!?
曹超聽聞此信,忍不住與施融擊掌相慶。
王曠按捺住激動的內(nèi)心,示意施融帶石頭入內(nèi)歇息,再一次轉(zhuǎn)向周莊。
“周公子,眼下此地并無外人,我是想問,究竟是誰差你前來?”
周莊似早有準備,恭敬一揖道:“王太守勤政愛民,在我等流民中威名遠播,此番奉召遠赴上黨,抗擊敵寇,我等自愿相投,以天下大義為先,并無人指使?!?
王曠略略一笑:“周公子豈不是欺我老邁?東海王軍令到我手里不過三日,今日數(shù)支流民軍如同約好一般同日抵達,若說背后無人統(tǒng)一調(diào)度,要我如何肯信?”
“或許,是消息走漏,大伙兒想法一致,不約而同呢?”
“呵呵,且不提你這只隊伍中如此多的軍馬,只那鏡湖山莊已然是官營冶鐵,雖說確實在會稽地界,其性質(zhì)卻決定了絕不可能私自售賣兵刃,更別說將如此巨大儲量的軍器交由一孩子,讓流民軍護送至此。周公子不必有所顧慮,王某并非對此事存疑,只是眼下遣兵助我,猶如雪中送炭,這份大恩,至少得知道該感謝誰?!?
周莊猶豫片刻,終究再揖道:“旁人不知,草民是收到原錢唐縣令一份信函?!?
王曠怔了半晌,方知其子王籍之所的“那幾個人”指得是誰。
“那周公子此一來,可否愿隨王某出征?”
周莊立即拜倒在地,亢聲道:“草民愿肝腦涂地,追隨王大人!”
“請起……”王曠面色肅然:“此一去九死一生,周公子真乃高義!”
周莊哈哈笑道:“這不算什么,這年頭,死的人多了去了,活著有時候是更難的事情。況且草民一向很看重名望,若能隨王大人痛擊匈奴,即便身死,也必將流芳千古,足以光耀后人!”
“好!那請周公子先入帥帳,與曹超、施融二位將軍共同研究下行軍路線!”
周莊欣然允諾,恭敬告退。
王曠凝視周莊背影,忽而立于轅門,向南遙遙深拜。
為建鄴城內(nèi)尚有熱血的諸人,即便身死上黨,又有何妨!
_c